“穿上这身红衫,您去年六十,今年变十六!”听到三亚市文体局文化科科长李虹这么说,姜淑云乐得合不拢嘴。
61岁的姜淑云是黑龙江佳木斯市人,1997年下岗后,带着儿子来海南三亚做生意。如今,儿子娶妻生子,一家人在这里定居。姜淑云闲来无事,两年前组建了一支80人的舞蹈队。
“跳舞要买音箱、播放机等,原计划自己掏腰包,没想到政府给了4000元补贴。”姜淑云指了指挂在腰间的扩音器说。
去年,三亚市政府为81支备案的城市广场文艺队发放补贴60多万元、服装3000多套。“自己娱乐,政府埋单,这样的好事不多见。”姜淑云的儿子王欣说,三亚是个国际化旅游城市,处处体现着兼容并蓄的精神。
“周五晚鹿回头广场见!”这已经是很多三亚居民的口头禅。据介绍,2009年以来,鹿回头广场演出115场,平均每场观众不下2000人。由槟榔谷原 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排演的黎歌对唱、鼻箫演奏、竹竿舞……让人们近距离体验到海南岛原住民的文化。除了支持发展广场文化,三亚市也投入真金白银完善城乡文 化基础设施,以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在榆亚路,记者看见一个“报刊亭”,却无人售报,有些纳闷。李虹见状,从包里拿出二代身份证,在触摸屏下的感应区扫描后,又拿出一张百元钞票放进“入钞口”。不一会儿,一张读者证便办好了。凭借这个证,他输入密码、图书对应的架位号,很快借到一本杂志。
“这是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三亚市图书馆馆长王昌华介绍说,为了解决城乡居民借书难的问题,三亚市利用自动控制、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整合研发出终端服务机。目前,全市建成19个自助图书馆,将与市图书馆、107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联网,实现自助借还。
据三亚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震旻介绍,从2006年起,三亚每年安排3000万元建设农村文化体育基础设施。目前,全市所有行政村建起标准球场、“农家 书屋”;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组织电影放映队深入农村,去年放映1046场。“十二五”期间,三亚规划建设一批大型文化惠民项目,包括群众艺术馆、 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海滨影剧院、黎族博物馆等。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为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三亚不仅加快建设天涯不夜城等重点文化产业,举办沃尔沃环球帆船赛等大型赛事活动,同时加快发展群众性文化事业;既要打造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又要建设本地居民的幸福家园。”三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苏说。
(陈伟光 马跃峰)
三亚文化旅游融合 市民娱乐政府埋单
2012.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