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家海岸 世界度假天堂
当前位置:首页 > 海棠湾动态 > 新闻中心 > 政务要闻
新闻中心
思路深入碰撞 求得发展共识
更新于2013-08-19
|
浏览次数1498

理论研讨会现场

与会人员认真听

与会人员休息间隙阅读《三亚晨报》 理论研讨会特刊。 本报记者 陈文 摄

课题 :4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突破

战略:

推进实现城乡“七个一体化”

三亚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与城乡一体化建设示范区与试点城市,如何打破城乡发展的二元格局,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突破,不仅对提升三亚人民的幸福指数有着重大意义,而且对带动和促进全省城乡统筹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借鉴与推广价值。

市农工委常务副主任林文伟在课题调研报告中说,目前三亚已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城乡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基本公共教育体系;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乡公共交通体系;城乡基础设施体系;城乡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但是受城乡二元性结构、城市优先观念、公共财政投入的持续增长和投入的不平衡性等方面因素影响,城乡统筹发展还存在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等问题。

林文伟说,三亚要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突破。一是发挥规划引领作用,科学编制公共服务均等化战略规划。二是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综合改造为抓手,实现城乡统筹。三是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持续发展,着力提高城乡发展的协调性和居民幸福指数。

战术:

加强农村学校的“软件”建设 发展康复疗养产业

市教育局局长陈正光在延伸说明中说,在三亚城乡教育中,一些偏远较小的农村中小学还存在教师资源不足、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等“软件”上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教育局开展城乡“结对帮扶”活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使城乡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并且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招聘一些有教师资格证的专业教师。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关乎百姓的健康,涉及到每一户家庭、每一个民众。市卫生局局长王光才说,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加强城乡基层疾病防控网络建设,抓好重大疾病防治,进一步健全以市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他指出,三亚是旅游城市,特别是随着301海南分院的进入,三亚今后可以发展康复疗养产业。康复疗养产业是三亚最有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的产业之一。

作为国家海岸,海棠湾开发建设备受世人瞩目。海棠湾镇委书记吴清江说,海棠湾失地农民安置采取“风情小镇+公寓楼”的安置模式,在满足本地农民基本居住需要的同时,将兼具发展旅游服务产业的功能。通过借助国际旅游度假区的品牌效应,引导农民在风情小镇安置区发展旅游经济,发展配套餐饮、酒吧、家庭旅馆、花卉等旅游服务产业,让住在风情小镇的居民能挣旅游钱、吃旅游饭。

点评: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容丽萍表示,课题报告有两个亮点:一是充分肯定我市多年来城乡统筹发展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二是系统提出基本公共服务“七个一体化”。同时,课题中有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引起重视。一是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城市,我市城乡统筹发展必须把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二是城乡统筹发展是一篇大文章,其核心内容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综合改造,要加大推进力度;三是要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城中村、城边村改造。

(见习记者 曾凡容)

课题 :5

破解收入分配难题 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

战略:

做大经济“蛋糕” 完善分配制度

8月17日上午,市统计局局长林涛作了题为《破解收入分配难题,实现收入倍增出路——保持三亚实体经济竞争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倍增实证研究》的报告。他指出为实现居民收入倍增目标注入新的动力,这是当前三亚经济进入转型关键阶段必须做出选择和破解的问题。

林涛从居民收入四大结构展开,论述了如何破解居民收入分配难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一是要保持实体经济竞争力,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做大经济“蛋糕”;二是要构建特色互补的新型城镇化体系,优化要素流动聚合空间环境,使城镇化红利有效释放;三是要高质量地充分就业,为居民收入倍增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四是要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加大再次分配力度,破解收入分配难题,公平、合理分好经济“蛋糕”。

战术:

扩大就业鼓励创业 加快产业优化升级

市人社局局长陈跃,市农业局局长林有炽,市发改委副主任容礼彪就这一课题作延伸说明。

陈跃建议,要通过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获取收入的能力,加强就业援助,实现重点群体就业,从而扩大就业,实现工资性收入增加;还要通过加强创业宣传引导,完善创业培训体系,构建政策支撑体系,引导和扶持城乡居民创业,鼓励创业,增加经营性收入。

林有炽围绕农民收入倍增这一目标,从四方面予以建议:一是以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培植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二是以土地集约化拉动农民增收,加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推广,做大做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通过提升农产品品牌形象和效益,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四是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保障农民增收。

容礼彪认为,要确保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实现,路径选择除了要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强化就业培训、鼓励自主创业、增加职工薪酬、提高保障水平等外,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夯实实体经济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支撑。要把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水平作为拓展职工收入空间、提高职工收入水平的主要方法;把发展新兴产业作为扩大高素质人员就业的重要渠道。

点评: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容丽萍在听取课题报告后表示,统计局的课题关乎民生,社会普遍关注,课题从城乡居民收入四大构成入手,找准了存在的问题、影响的因素、潜在的动力。课题有两个亮点:一是对我市的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对历年来我市居民收入情况进行了对比;二是提出了实现收入倍增计划的主要路径,使我们信心倍增。

容丽萍说,课题有几个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是对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等收入的渠道要进行延伸、拓宽;二是要更多地关注农民增收的问题;三是要进一步重视外来务工者的收入。

(本报记者 李萌)

课题 (一):6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 助推经济发展

战略:

创新社会管理 “网格化”夯实基础

针对三亚目前存在的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旅游环境有待改善,交通状况有待改进,基层基础工作较薄弱等社会管理问题,在8月17日的理论研讨会上,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王晓兵在作题为《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助推三亚经济发展》的报告中分析了原因及解决措施。

王晓兵提出,为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三亚应坚持机制为先,做好社会管理创新顶层设计;坚持服务为先,改进社会管理;坚持基层为先,夯实社会管理;坚持民生为先,加快推进平安建设;坚持化解矛盾为先,解决基层稳定问题。

在谈到如何从基础上夯实社会管理时,王晓兵认为,一方面可大力推行网格化管理,即时机成熟时在全市推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将全市街道、社区划分网格单元,进行精细化服务管理,在每个网格内配置管理员、网格民警、督导员、司法行政人员等“基本力量”。另一方面,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建立和完善基层服务管理综合平台,实行近距离、一站式、一条龙服务,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平安和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此外,建立健全基层社会管理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经济合作组织、综治维稳组织“四个全覆盖”的工作机制,着力提高基层社会服务管理能力。

战术:

建一张“网”来管理

“市公安局正积极探索传统防控手段和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的巡逻防控体系。”市公安局局长李向明分析了三亚的平安建设工作情况。他说,三亚将持续保持对“两抢一盗”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以110治安岗亭为基点,分片设立治安巡逻卡点,并依托高科技,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开展视频巡查,初步形成市局、分局、派出所三级网上视频巡查防控体系。

市司法局局长杨少文表示,为解决社会矛盾纠纷,司法行政部门要抓好人民调解工作,构建“大调解”工作新格局,把矛盾纠纷调处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调解应从加强调解组织建设;积极排查社会矛盾,及时化解民间纠纷;探索行业、专业调解,实践社会管理创新;抓好“诉讼和调解对接”,积极构建“大调解”机制等方面做起。

河西区工委书记林海以河西区为例,就如何推行网格化管理、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做了详细解说。从去年10月开始,河西区将网格化模式应用到社区管理服务中,小网格服务大民生,社区管理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河西区夯实网格化管理工作基础,建立综合服务体系,并重视工作标准制定和制度配套建设,使管理得以顺利进行。

点评:

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容丽萍认为,近年来,三亚在社会管理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由于受关注度高,管理问题容易被聚焦放大,因此要花更多精力重视社会管理问题。这一课题全面分析了三亚社会管理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分别从顶层设计、平安管理、基层建设等多个方面提出针对性措施,涉及到全市社会管理的方方面面,调研深入且有所创新。

容丽萍说,课题值得继续探讨的问题是,如何发挥和调动中央、省驻三亚各单位、大专院校及社会各界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形成人人都参与、人人都是社会管理者的良好氛围。(本报记者邓金培)

课题 (二):6

努力争创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范例

战略:

三亚可成为“文化强市”

在8月17日的理论研讨会上,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简秋雄作了题为《努力争创文化改革发展的实践范例把三亚建设成为文化强市和旅游文化名城》的报告,报告从文化占比、文化投入、文化消费的三组数据分析三亚文化发展状况,并从定位、目标、路径、措施、行动五个关键词来分析三亚的文化强市战略。

当前,在三亚居民的消费结构中,文化娱乐消费占比并不大。这意味着三亚在文化发展上尚具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要把三亚建设成中国旅游文化名城和海南南部文化中心城市,需要把握三亚城市文化的内涵与特征,构建文化强市五大体系,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

为了达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 15%的目标,需要找准建设文化强市的重点和方向。要重点发展休闲娱乐产业、旅游演艺产业、节庆文化产业、会展物流产业、影视文化产业、民族旅游工艺、动漫游戏和数字出版产业等七大产业;以天涯文化为主题,着力开发黎苗文化、情爱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福寿文化等本土特色文化以及民间文化,使传统文化融入旅游市场,努力发掘黎族苗族音乐舞蹈、崖州民歌、疍家渔歌等文化元素,演绎天涯风情,丰富旅游内容;从传统文化产业向新的文化业态转移。另外,要大力发展动漫、游戏、互联网文化、网络媒体、数字出版、三网融合、数字娱乐等新型文化业态。

为了走通上述路径,三亚需要不断完善建设文化强市的保障机制,从加大文化投入、建设人才队伍、鼓励文化消费等方面下功夫,完成“七大文化工程”。

战术:

发展“三亚印记”文化

“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文化强市的活水之源。”市文体局局长董永泉从文化的本源谈起,强调了本土文化的独一无二性。他认为只有本土的才是国际的,文化旅游是三亚区别于其他城市最典型的特征。三亚应以产业化发展为目的,对本土文化的发掘进行政策性引导;在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中融合本土文化的元素;以本土文化元素为基础开发影视、动漫以及相关联的文化产业链;保护好现有的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充分利用好其内在文化遗存为三亚旅游服务。此外,政府也应为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做旅游就要做特色,做特色就要做文化。”市旅游委副主任唐嗣铣说,把三亚建成一个旅游专业城市,将三亚优质的阳光、海水、沙滩等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文化、海洋文化和时尚文化等人文资源相融合,让各类文化产品、文化项目、文化景观为旅游服务,形成一系列可供旅行者消费的旅游产品,让每一类别的旅游消费品打上三亚的印记,具备三亚地域特色。

谈到三亚动漫产业基地的项目建设及产业发展,海南省动漫产业基地总经理韩云峰认为,在项目发展中,优惠扶持政策不够系统连贯,力度不大,会造成入驻企业信心不足,希望能够参照《三亚市促进海棠湾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暂行办法》,对动漫基地予以扶持;同时,对入驻企业在业务方面予以支持,以便“招得来、留得住”。

点评: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副市长顾景奇在听完这一课题发言后说,当前人们对文化的追求呈现高层次、多元化的趋势。一个没有文化的城市,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文化的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顾景奇表示,他很赞成几位发言人提到的发展本土文化,三亚应结合自身特点,大力发展本土文化,并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力量,塑造和谐的发展环境。

(本报记者 邓金培)

课题 :7

构建城市生态景观安全格局战略: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市规划局局长苏金明在课题调研报告中说:“山、海、河、田、岛、城”是三亚生态环境的主要生态要素,是三亚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要素。为了保住这些优势,三亚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比如植树造林、绿化宝岛、关停厂矿、治理污染等等。但是三亚的快速发展对土地空间资源需求旺盛,仍不可避免地占用林地、农用地、湿地、岸线等自然生态资源,这是城市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问题。

面对快速发展的要求,努力寻找一种在持续的建设热潮中将生态环境代价降到最低的发展模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苏金明说,今后要构建并维护一个生态系统结构完整,生态功能多样、生态景观独特和生态环境优良的体系,使三亚成为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相互协调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具体为:结合生态本底及生态资源,构建“一区四脊,两带四廊,三湾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依据生态要素功能划分三级不同的生态功能区,即严格保护生态区、控制开发利用区、资源开发利用区,将三亚建设成为一个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美丽三亚”。

战术:

加强水源地环境和森林资源保护

饮用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成为生态建设的重要一环。市国土局局长程春满说,目前水源地存在饮用水自主监测能力有待提高,跨界水源监管难度较大等问题。要通过建立多部门联合监管体制,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创建跨界水源政府层面交流合作平台等方法,加强水源地环境保护,确保人民饮水安全。

市水务局局长许克峥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水少、水脏、水患”等问题日趋突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构建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构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供排水体系,构建水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和覆盖全市的水务信息化体系。

对于森林的保护和利用,市林业局局长孙宁说:一是坚持林地科学规划,为保护开发森林资源奠定基础。二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继续加大对违法毁林种果行为的打击力度,规范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三是实施“绿化宝岛”工程,让美丽三亚为美丽中国添光彩。四是抓好“退果还林”试点工作,实现三亚还林增绿新突破。五是大力开展森林生态补偿,让生态受到保护、农民得到实惠。

点评:

副市长顾景奇点评说,水、空气和森林都是生态环境的重要要素。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而是蛋和鸡的关系、源与流的关系。如果以污染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无异于杀鸡取卵。很多工业国家在发展初期都经历了一种“发展——污染——再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我国已经走过了这样一条路。三亚作为一座年轻城市,一定要吸取其他国家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见习记者 曾凡容)

课题 :8

利用廉政风险防控成果

充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

战略:

打造为民务实清廉政府 营造风清气正人文环境

8月17日下午,市纪委常务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颜业鹏在研讨会上作了题为《关于利用廉政风险防控成果充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的探索》的调研报告。他认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试点的成果,可作为三亚建立廉洁高效干部队伍、打造为民务实清廉政府、营造风清气正人文环境的一个切入点,为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夯实牢固的政治基础。

颜业鹏阐述了具体做法:一是运用排查结果,区分考核级别;二是开展分类试点,稳妥有序铺开,选取五至六家单位进行试点,待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市范围内铺开,建立起各个单位的考核管理机制;三是突出客观考核,减少主观随意;四是严肃考核纪律,促使业务规范;五是注重成果应用,确保考核绩效。

颜业鹏还提出了几点期待:一是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在完成了排查风险点、规范操作制度后,需要就有关规定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二是要将廉政风险点防范的规范性操作纳入责任制考核,以业务工作是否依法合规为考核内容;三是有效解决“两张皮”的问题,要求各部门各单位依照自己制定的规定做好工作;四是增强考核的客观性。

战术:

全力落实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促党风廉政建设

市财政局局长许焕中、市住建局局长王铁明、市发改委副主任张福豪分别就课题报告作了延伸说明。

许焕中认为利用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财政资金显得非常重要,并表示财政局要进一步优化业务工作流程;加强权力监督制约,建立健全资金审核拨付各环节的标准、内容、依据、方法和要求;强化执行力和制度落实;同时,要继续完善预算编制、预算追加、预算调整、投资评审、政府采购监管、资金支付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和办法。

王铁明表示,结合工作实际,住建局将从三个环节抓好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落实。第一,合理确定风险点;第二,研究制定防控制度。编制“工作运行流程图”,落实相关负责人;第三,对风险点实行严格监管,实行程序化管理和层级管理。

张福豪表示,市发改委将积极配合市纪委开展廉政风险防控试点工作,坚持以规范项目审批为核心,以提高执行力为抓手,逐步建立起决策科学、制度完善、程序严密、监督到位的廉政防控制度。加强项目审批廉政风险防控、工程招投标廉政风险防控、项目资金管理廉政风险防控。

点评:

副市长顾景奇对课题点评时表示,廉政风险防范这一新的举措,融合了日常考核、年度考核、平时考核等做法,在新的考核制度下,把监管的关口前移,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带病提拔情况的发生,能够进一步纯洁干部队伍、提高干部队伍的质量,对于三亚的干部队伍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能够起到一种积极的作用。这种好的方法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及时总结,将一些不太具有可操作性的进行调整,最后再推广到全市。

来源:三亚晨报 记者:李萌

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