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导视系统之分析

学校的标识系统包含两个方面。首先, 标识导向系统是校园综合公共信息系统。它运用视觉标识这一有效的视觉传播手段, 把学校内部相关的有效资源, 甚至是零散而局部的资源, 以系统有序的形式加以组织, 以形成完整、科学、高效的资源体系。其次视觉标识系统是学校视觉形象系统的重要内容, 是将大学的理念与精神底蕴的视觉化展现。
它是建立在掌握大学的发展文脉, 挖掘校园的历史积淀, 从而提炼大学的内在精神和办学理念的基础, 进一步来增强全体师生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康感和提高学校的对外形象。

一、大学校园功能的发展

现代中国大学间的竞争十分激烈, 经过了上一轮十年左右时间的快速发展, 很多重点大学的硬件建设已经发展到了国际一流大学的层次。学校已经从单纯主要的教学场所发展到集教学、学术交流、生活、旅游、休闲等功能日益复杂的社区。

当前大学的发展是以单个项目为基础的, 从长远来看, 这可能是现代校园规划中最不利的因素了。这种破碎、割裂的校园设计方法加剧了学校结构的复杂性, 使学校的空间也相应变得更加难以识别。很多熟悉校园的人都会在认知上发生混乱, 更不用说是不熟悉校园的空间的人了。所以传统的认知模式就不能够满足现状的需要, 就需要通过对现状的认真分析, 把现有的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 使他更容易被人认知。而这一目标就可以通过视觉标识导向系统来完成。

在我们正式进行校园标识系统设计前, 应该深入分析了解大学校园建筑环境条件、分区布局以及车行交通流线 分析公共教学楼、学生公窝楼、各学院教学楼、行政办公楼、公共活动场所、人行交通流线、对外交流场所等建筑内部部门结构。

二、大学校园环境与认知模式的探讨

概念模型, 是经常使用于工业设计范围中的术语。“ 提供一个好的概念模型, 能够使我们预测操作行为的效果”。我们不仅要寻求问题的解决, 也要力求寻找问题背后的规律性, 建立起理解相似问题的理论框架。一个好的环境认知模式能够使用户在感情上产生十分重要的安全感。所以我们要给用户建立一个心理的概念模型, 能够让信息通过一定的组织迅速的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概念, 让用户产生信赖。

1、总平面圈设计方式的探讨
校园的总平面图非常重要, 因为陌生人可以通过总平面图建立一个总的认知。早期都是一些平面图, 现在很多研究和实践证明。总平面上适当的放上一些比较标志性的建筑或景观, 会更好的帮助读者迅速建立更加牢固的认知。用户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 在借助大门口的总平面图时, 首先当然是要找到目的地, 但如果目的地比较远, 那他就需要进一步了解大概还要走多远, 中间需要拐几个弯,每个转折点旁边是什么建筑,大概是什么样子。这些都是一个陌生人进入一个陌生环境中所切身僻要的了解的信息。

提供一个平面图固然是好, 但我们不应该仅仅只是局限在平面图中, 而是应该首先要知道用户需要什么信息, 然后把这些信息传递个他们。所以我们有必要在一些关键的部位将一些建筑的透视图放上去。这样我们就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好的模型, 用户不仅知道该怎么走, 而且在走的过程中可以主动地进行比较, 看是否走的正确。这个模型应该包含很多方面的信息, 应该是经过认真合理的整理划分过的。可以通过图形、颜色、透视角度等进行努力。以图 为例 在总平面图上, 把各个校园的组成要素进行标号比如(1、2、3...A、B、C...),然后再把这些标号按照学校的功能划分成四、五个大类, 这样不仅便于读者迅速建立牢固的认知, 而且对于信息的查询也显得更便捷。设计的风格很重要, 但要以实现功能为前提, 风格的创造不能纯粹玩形式。
 
2、认知地圈与指路地圈

人通过对环境的感知而在大脑中形成的对环境的整体的认识。这就是认知地图。
环境心理学研究得出人对环境的感知一般是通过两个过程来完成 一是自上而下的过程, 即概念驱动。也就是通过对认知环境的接触, 大脑会以一种主动地方式对刺激进行建构, 形成一个整体的构架。二是自下而上的过程, 也就是慢慢的由局部的认知来进一步充实整体的认知构架。通过研究认知地图的获取方式有两大类:一是经过4个连续发展的阶段, 即注意并记住路标;构建路标之间的路径;对一些路标和路径形成组块、群集这些组块、群集再与其它特征一起整合进总体认知地图的框架中。二是利用地图、模型、照片等手段, 有助于很快建立起这一环境的认知地图。这就为我们通过图片、模型来让人在未进入真实环境时就可以有一个整体的环境建构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具体体现在校园标识系统中的是, 校园的门口都摆放一张校区总平面图。指路地图是一些空间规划比较复杂的大型广场、博物馆、地铁总站、购物中心, 为了便于人们的寻路行为, 在一些交叉路口、结点上都设置有“你在这里” 的地图。

指路地图有两个简单原则。与周围环境具有结构匹配性方位指向不一定是地理坐标系统, 是自我指向的参照系统。
指路地图不同于认知地图。标准指路地图的各方面还是客观的, 不能任意添加、减少、歪曲。而认知地图是主观的, 很多主客观因素会影响它的准确性和对客观环境的吻合程度。

我们的校园标识系统中的地图, 应该将两者的长处合二为一, 既有指路地图的精确, 而且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上一些有利于主观感知的信息。比如在相关的容易出现误解的地方放置一些可以区别的信息。或者在总平面图上的关键位置放里一些更加容易辨识的细节信息, 在第一瞬间就抓住似门的视线。

三、校园标识与文化形象的探讨

校园的标识导向系统作为校园文化形象的一部分, 需要考虑到很多校园文化生活的独特性。比如说, 现在的校园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国际学术交流的场所, 而我曾经看到不止一次, 由于校园的导向标示牌不是双语的, 有些外国人毫无头绪的到处寻找目的地, 找了很久才找到, 这就跟学校的形象和地位大不相符。中国传统有一句古话 路长在嘴皮子上。但由于语言不通, 这种方法就很难起作用了。因此, 我们对于校园, 不仅豁要关注知识的理性式获取, 而且还要关心其感性式的注入。色彩必须通过人的视觉器官才能展现它的美感。还有一些学校的标识牌在色彩的选择上没有考虑到与校园的建筑、景观协调, 使得原本具有一定独立性的标识牌, 被淹没在花草和建筑的海洋里, 不被人所辨识。

返回 | 顶部